三芝飛碟屋 下周一12/29開拆
三芝天弓機密陣地 首次曝光
美體與廢墟
2002三芝會議
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
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
玉仙宮
昨天和基金會約好去雲廣坑的爐主家訪談,一時興起走山路去草埔尾,經過番子崙發現興建中的玉仙宮,非常特別於事順道參觀一下。
「玉仙宮」位於後厝村的番子崙,從芝蘭社區公園走北7公路,約3公里陽住分校旁叉路進入即可到達。
建宮源起於1996年,當地地主葉寶銅先生獻地1500坪,林金財先生監造,歷十餘寒暑 。
以新建廟宇而言,論名氣玉仙宮遠不如二坪頂的「富福頂山寺」俗稱的「貝殼廟」,不過興建中的玉仙宮則表現出另外一種「金碧輝煌」的氣勢。
玉仙宮主祀「註生娘娘」,看來婦女前往膜拜不只是「喜獲麟兒」還是個「金兒」...「金孫」也不錯。
玉仙宮位置圖
五門開的正面,一般而言神明是稱帝、后才可建五門,現在則無約束
旁邊的璧堵還在施工中,所以圍起來。青斗石的龍柱與御路,氣勢非凡。
/2007/03/23
「玉仙宮」位於後厝村的番子崙,從芝蘭社區公園走北7公路,約3公里陽住分校旁叉路進入即可到達。
建宮源起於1996年,當地地主葉寶銅先生獻地1500坪,林金財先生監造,歷十餘寒暑 。
以新建廟宇而言,論名氣玉仙宮遠不如二坪頂的「富福頂山寺」俗稱的「貝殼廟」,不過興建中的玉仙宮則表現出另外一種「金碧輝煌」的氣勢。
玉仙宮主祀「註生娘娘」,看來婦女前往膜拜不只是「喜獲麟兒」還是個「金兒」...「金孫」也不錯。
玉仙宮位置圖
寄件者 周正義 |
寄件者 周正義 |
五門開的正面,一般而言神明是稱帝、后才可建五門,現在則無約束
寄件者 周正義 |
旁邊的璧堵還在施工中,所以圍起來。青斗石的龍柱與御路,氣勢非凡。
寄件者 href="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achou1957/qOvweJ">周正義 |
寄件者 周正義 |
/2007/03/23
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
芝蘭社區後厝村簡介
認識三芝的芝蘭社區後厝村簡介
沿革:清光緒時期稱後厝莊、日據時代改後厝庄。光復後分成北勢村與陽住村之後又合併為后厝村。后厝與北勢子相鄰剛好位於番子棚的背面。如果說后厝是位於平埔族厝之後面,應該是指番仔棚的後面比較接近。
道光二十年(1840年)契約書中出現(番子崙大湖口)
地名沿革:
道光二十年(1840年)番子崙大湖口
光緒13年 (1887年) 芝蘭三堡後厝莊
光緒21年 (1895年) 芝蘭三堡後厝庄
大正9年 (1920年) 三芝庄後厝
民國35年 (1946年) 北勢村 陽住村
民國67年 (1978年) 北勢村、陽住村合併稱後厝村
小地名
大片頭、北勢子、土地公坑、陽住坑、番仔崙、番社後
地形:村內以大片頭地勢較平為稻作區其餘均為100-200公尺的丘陵地茶葉產區。
本村面積6.17平方公里人口1750人。
東鄰錫板村西以大片頭和淡水為界,由於公路沿著沙灘而行,假日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玩。
交通:以台二線為主幹線,北7公路從芝蘭社區公園,通往101公路的圓山頂與北新莊
沿革:清光緒時期稱後厝莊、日據時代改後厝庄。光復後分成北勢村與陽住村之後又合併為后厝村。后厝與北勢子相鄰剛好位於番子棚的背面。如果說后厝是位於平埔族厝之後面,應該是指番仔棚的後面比較接近。
道光二十年(1840年)契約書中出現(番子崙大湖口)
地名沿革:
道光二十年(1840年)番子崙大湖口
光緒13年 (1887年) 芝蘭三堡後厝莊
光緒21年 (1895年) 芝蘭三堡後厝庄
大正9年 (1920年) 三芝庄後厝
民國35年 (1946年) 北勢村 陽住村
民國67年 (1978年) 北勢村、陽住村合併稱後厝村
小地名
大片頭、北勢子、土地公坑、陽住坑、番仔崙、番社後
地形:村內以大片頭地勢較平為稻作區其餘均為100-200公尺的丘陵地茶葉產區。
本村面積6.17平方公里人口1750人。
東鄰錫板村西以大片頭和淡水為界,由於公路沿著沙灘而行,假日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玩。
交通:以台二線為主幹線,北7公路從芝蘭社區公園,通往101公路的圓山頂與北新莊
芝蘭社區錫板村簡介
認識三芝的芝蘭社區錫板村簡介
沿革:錫板村原係由海尾村和小坑村合併而成。轄海尾、南勢崗、山豬窟一部分、小坑、番婆林、栜板頭等小字名。錫板源自於平埔族語舊稱「栜板」,清光緒時期稱錫板莊、日據時代改錫板庄。本村主要河川為錫板溪(海尾溪)。
「錫板」一語源自平埔族語
錫板:西元1655年的荷蘭文獻;淡水「城 之後,有高高的平地及深谷,北投、林仔、及錫板等社的番人,每年在那裡種作稻米。」
錫板:乾隆51年(1786)閏7月的契約書中出現「栜板車路」
嘉慶20年 (1815年) 的契約書中出現「栜板大崙」
光緒8年(1882年)11月的契約書中出現「殺板坑沙拔庄」地屬大屯社
道光11年(1831年)11月的契約書中出現「小圭籠庄海尾」
地名沿革:
1655年 荷蘭人稱Kipas今稱錫板
乾隆51年(1786年)栜板車路
嘉慶20年 (1815年)栜板大崙
道光11年(1831年) 小圭籠庄海尾
光緒8年(1882年) 殺板坑沙拔庄 今稱番婆林
光緒13年 (1887年) 芝蘭三堡錫板莊
光緒21年 (1895年) 芝蘭三堡錫板庄
大正9年 (1920年) 三芝庄新錫板
民國35年 (1946年) 錫板村
民國67年 (1978年) 錫板村
小地名
海尾、南勢崗、山豬堀、小坑仔、番婆林、栜板頭
地形:本村以錫板溪(海尾溪)的河谷地形為主。北九公路(福海路)俗稱錫板崙,從錫板到土地公埔(黑得公仔)長3.5公里,為丘陵地適合種茶。
面積:本村面積4.95平方公里
人口:998人
交通:台二線沿著海岸線穿過本村,北九公路(福海路)在黑得仔公接101公路。福湖路連接黑得仔公和大湖。
沿革:錫板村原係由海尾村和小坑村合併而成。轄海尾、南勢崗、山豬窟一部分、小坑、番婆林、栜板頭等小字名。錫板源自於平埔族語舊稱「栜板」,清光緒時期稱錫板莊、日據時代改錫板庄。本村主要河川為錫板溪(海尾溪)。
「錫板」一語源自平埔族語
錫板:西元1655年的荷蘭文獻;淡水「城 之後,有高高的平地及深谷,北投、林仔、及錫板等社的番人,每年在那裡種作稻米。」
錫板:乾隆51年(1786)閏7月的契約書中出現「栜板車路」
嘉慶20年 (1815年) 的契約書中出現「栜板大崙」
光緒8年(1882年)11月的契約書中出現「殺板坑沙拔庄」地屬大屯社
道光11年(1831年)11月的契約書中出現「小圭籠庄海尾」
地名沿革:
1655年 荷蘭人稱Kipas今稱錫板
乾隆51年(1786年)栜板車路
嘉慶20年 (1815年)栜板大崙
道光11年(1831年) 小圭籠庄海尾
光緒8年(1882年) 殺板坑沙拔庄 今稱番婆林
光緒13年 (1887年) 芝蘭三堡錫板莊
光緒21年 (1895年) 芝蘭三堡錫板庄
大正9年 (1920年) 三芝庄新錫板
民國35年 (1946年) 錫板村
民國67年 (1978年) 錫板村
小地名
海尾、南勢崗、山豬堀、小坑仔、番婆林、栜板頭
地形:本村以錫板溪(海尾溪)的河谷地形為主。北九公路(福海路)俗稱錫板崙,從錫板到土地公埔(黑得公仔)長3.5公里,為丘陵地適合種茶。
面積:本村面積4.95平方公里
人口:998人
交通:台二線沿著海岸線穿過本村,北九公路(福海路)在黑得仔公接101公路。福湖路連接黑得仔公和大湖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